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第19/32页)
一个设定了息壤这样的神话物品,一个开辟了嫦娥后羿的爱情故事。 牛逼! 于是乎,到了晋朝郭璞注,跟着写道:“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息壤吗?也许他们只是故意神异上古人物罢了。 《说文》:壤,柔土也。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地》说:壤,瀼也,肥濡意也。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说:地之缓肥曰壤。 也就是说,肥沃缓和的土地就是叫‘壤’。 三国时期的郑玄你们应该听过,经学大家,他注解周礼写:“壤,亦土也,变言耳。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土,犹吐也。以人所耕稼树艺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 我就不翻译了,直接告诉你们,壤,是对一种特定土的名称。 野外自己长草生花的地,叫土。而能被人用来耕种庄稼的土,则叫壤。 可耕之地的意思而已。而壤上长着庄稼,划分成一块块的则叫田。 那什么叫息呢? 这个没啥好说的,息,出入气也。 于是息壤,鲧禹治水里的意思,就被人引申为了会呼吸的土,它是活的,可以生长,即所谓‘土自长息无限’。 那么,息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西汉《淮南子·地形训》记载:“土地各以其类生……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脃。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 表面翻译一下,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轻土上的人敏捷,重土上的人迟钝,坚土上的人刚强,弱土上的人柔弱,垆土上的人高大,沙土上的人矮小,息土上的人漂亮,耗土上的人很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