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编剧发家致富_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68节 (第4/7页)

并非某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所代表的一个群体。

    只是在电视剧市场上,这个群体常常被忽略,对观众而言,“技术”这个词也常常是陌生的。

    工业部门自己宣传的时候,爱用的也是“创新”、“打破瓶颈”这类词,但从观众的角度看,这类词是无法被量化的。

    《后宫》可以写死了多少人,整整80集,足够观众们数出多少人成为了宫斗的牺牲品,而技术上的突破却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他们做了什么,永远是同行业的专家和从业者更为了解。

    林济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新剧本规格似乎略有提升。

    创作之前他没有太大压力,反正没人给他定kpi,可写着写着他发现,他联系的专家们对这部剧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当初宣传部门对《百归记》的期待。

    对此,专家们表示:“他们无所谓的,他们主导的剧太多了,名著他们也拍,任务剧一年就有好几部,我们呢?根本没人理。”

    专家们的怨气林济这个外人都能体会得到,换句话说,这个剧本如果写不好的话,他会辜负很多人的期待。

    “小林,加油啊。”

    林济:“…… ”

    他可以一口气怼一百个顾乐年,但面对这些行业专家期待的眼神,他却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林济是从一本简单描写重工业艰难的书里获得灵感的,而查到的资料越多,他越是理解当年创业的不易,可这些努力大众却并不知晓,需要他这样的编剧通过自己的笔传递给观众。

    林济叹了口气,继续任劳任怨地干活。

    林济原本担心查找到的资料太少,经过一番波折,他手头的资料比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