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第2/3页)
无论之后要作何用,他们都不能干涉,直到三年承包期满。 三年? 那得废多少银子啊? 张桑良只觉rou疼。 与之相对的,是回水涧老弱病残们欢呼雀跃的声音,土地只是承包出去三年,终究还是属于自己,按照约定给到手的粮食是以往的最高产量,相当于不用劳作就有了收获。 不仅如此,考虑到所得的粮食无法满足一家老小嚼用,还会优先招募他们打理,只需要遵照吩咐,每月都会发放一定的粮食。 旱涝保收,无需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多余的粮食还能拿出去换钱...... 十天后,张桑良带着厚厚一沓契约回城复命,不仅是回水涧,周遭好几个村落都上赶着参与。 与此同时,钱家粮铺已经第三次补货了,连续进账上千两,申、严两家掌柜都忍不住眼红。 生意嘛,哪有什么先来后到,做的都是一样营生,怎的不能瞧瞧他们这里了? 不为和钱家撕破脸,只是想分一杯羹,各种粮食报价都一样,负责接洽的管事没敢摆什么架子,态度好得出奇。 张翠芝等也没故作姿态,只是明里暗里表示已经和钱家达成合作,同样的报价下,完全没必要再折腾。 不过,双方都是听从吩咐办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所以,多多少少买点。 若是直接被拒,或许还不会意难平,可架不住对方来这一手啊,严两家掌柜更是心痒难耐。 对比钱家粮铺又被买空,自家只卖出去的那小部分实在微不足道,谁会甘心呢? 本就不算多么牢固的利益联结,属实难做到有福同享。 在和钱家打商量,捎带兜售自家的存货与请示东家适当降价二者间,申家选择了后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