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五一章 左良玉被围 (第1/4页)
革左五营两次依附张献忠,又曾依附过李自成,相互之间合作对付官军。 而革左五营的几位主要反王都没有称雄争霸的野心,历史上李自成在北京失败后,革左五营残部最终归了张献忠,成为大西军骨干,又与清军周旋了二十年。 自前几年张献忠败于天策军后,最年长的义子孙可望战死,年轻的李定国开始崭露头角,鉴于安庆地区惨败的深痛教训,李定国提出了精兵强军的建军方略,张献忠遂采纳。 因此,张献忠再次反叛朝廷后,一改以往裹挟饥兵的做法,而是挑选青壮组成了相对精干的军队。 这一方针使张献忠部的实力得到大大加强,机动性和流动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为粉碎杨嗣昌布置的包围圈计划打下了基础。 所以张献忠部才能与官军周旋于四川、河南、湖北等省份山区,屡屡取胜的根本原因。 吸收了革左五营后,张献忠部的实力再次膨胀,总兵力接近二十八万人,其中多为战兵,辅兵只有一到两成,辅兵不是以前的饥兵,而是负责辎重和运输的兵种。 五月,崇祯皇帝连番下旨催促,在五省总督丁启睿的主持下,朝廷汇合三边总督孙传庭、陕西巡抚汪乔年的陕西兵,左良玉的湖广兵,孔贞会、秦翼明的四川兵,河南巡抚高名衡的河南兵,以及南京京营的部分兵马,共四十多万官军,对张献忠部展了开会剿。 官军的主力是左良玉的近三十万兵马,也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