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六一章 献俘 (第1/4页)
城的小学初中是免费教育,技校是免学费,只收费和一点服装费,技校的资金来源为石景山工业区的各关键工厂,有点类似于委培性质,所以技校生每个月有一定的伙食补助费,参加学习期间每年相当于半年工龄。 由于免费教育的吸引,城学校在前期的入学率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入学率才有所下降。 按城教育部部长徐昌平的意思是采取强制措施,例如对私塾学生家长进行扣除工资或者开除出厂等方式。 管理委员会的一部分人不同意徐昌平的意见,城虽然不是完全的民主社会,但是各种制度的实行,都体现了一种自由精神,这种强制性措施会违背城的氛围,毕竟大明朝也没有干过类似的事情。 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确实能够加速国家的发展,如果城采用斯大林的方式,发展速度肯定会更快。 但是城相对于大明其他地区,已经足够先进,没必要搞出军国民式的管理方式来强行催化,铁血统治会让人望而生畏。 本着自觉自愿的宗旨,对于城范围内的私塾,王越并没有强制清理,而是加强了舆论督导工作。 何况现在的城私塾,大多进行的是启蒙教育,对城今后的发展影响不大,随着观念的转变,很多人自然会回归新式教育。 报纸和广播是城的喉舌,城只优先聘用经过新式教育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