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八十三章:寻找核弹(二) (第1/5页)
每下潜一千米深,海水就会在物体上,增加每平方米一千吨的压力。 五千米深,每平方米压力也就达到了五千吨。想要达到最大探测范围,鱿鱼号就只有潜入深海中,贴着海底搜索。 假设发现了那架A-4天鹰舰载攻击机,如果鱿鱼号无法分辨出核弹具体轮廓。那就需要将这架A-4天鹰舰载攻击机,整体吊装出来。 这种可能性最大,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颗五十万吨当量的投掷型核弹。也是美国第三代核弹,从61年持续生产到了65年,总共生产数量达到一千枚。 几十年的历史,这枚核弹早就和飞机一起,被海水腐蚀,被尘埃掩埋,与飞机残骸融为一体。 想单独取出核弹的可能性很小,而要整体吊装一架舰载攻击机,在巨大的海水压力下,没有一点五万吨起重能力的吊塔,完全是扯淡。 这也是美国放弃寻找这枚核弹的原因。 别说几十年前的工业技术,即使是几十年后的现在,全球起重能力最强的工程船,也只有一点二万吨。 现在,这个世界工业技术的记录,由巨兽重工来打破。 当这艘七万吨级,龙骨和船壳经过特别加厚的庞大工程船停靠在了码头,临时舵手和船员离开工厂时候。 等在码头的十名巨力苦工,立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造工程。 岸基起重吊塔被开动,五台加装了磁力座的巨神I型,和一块块厚重的合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