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七章:武臣的地位(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1/4页)
“沈将军,咱们的珍运船要是加装上大炮,能对抗红毛番的战船吗?” 随着朱由检这句真诚的问话,沈有容心中总算想明白,他到底为什么会如此在意信王的态度。 因为这位信王殿下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向他请教。 以信王那尊贵的藩王身份,能做出如此真心诚意的请教姿态,他沈有容又怎能不在意? 想当初,初入官场时,沈有容曾数次想辞官归乡。 那数次辞官的原因,都是因为沈有容提出的合理建议,完全被他的上司无视了。 这让沈有容很有受伤的感觉。 可直到沈有容调到福建,听说了俞大猷的遭遇后,沈有容才知道他是多么的幸运。 俞大猷那可是与军神戚继光齐名的名将啊! 嘉靖年间“俞龙戚虎”的名号,那可是天下皆知。 单从威名论,那时的“俞龙”还在“戚虎”之上。 就连戚继光也亲口承认,俞大猷于他有半师之谊。 可像俞大猷如此威名的一位名将,却只因上书提了几个合理的建议,就被监察御史批做“若武人何以书为?” 就因为提建议,俞大猷不光被批,还因此受到了杖击、夺官的处罚。 俞大猷受处罚的原因,就是因为“若武人何以书为?” 就是说,你是个武臣,你怎么敢上书言事? 这就是俞大猷这一代名将所受的待遇。 对比俞大猷的遭遇,沈有容才真心明白:同样是身为武臣,同样是上书言事,上司对他所提建议的无视,其实是对他一种无声的保护。 谁让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