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 (第4/4页)
仿佛手感都不一样,记录了这些年他走过的路,专属于他的忠诚与荣耀。布纹机理与他的指纹溶于一处。 他再从皮箱里拿出最新一套春夏常服,肩上两杠四星,崭新发亮,带着手掌余温,平平整整摞上。 最上面是一只硬朗帅气的军帽,端正摆好。 楚珣蹲在保险柜前,自言自语说了一会儿,自己跟自己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 他缓缓站起来,皮鞋后跟轻磕,立正。 耳畔想起低沉的口令:敬礼。 楚珣面对自己的军装军帽,敬了一个十分标准的军礼,整张脸平静而帅气,光泽无比美好。 第七章.玉泉路三少 楚珣少年时代成长于西山脚下的部队大院,名符其实的军人世家、大院子弟。 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改革开放不久,百废待兴。京城三环以外并没有多么繁华,大片大片低矮的民房随处可见,路边巨幅广告牌子用鲜艳的色彩书写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木头电线杆子之间横贯铁灰色的电线,在北风中发出呜呜呀呀的响声,天空绽放纯净的淡蓝色。 那时的北京,仍然遗留下来很多五十年代苏联模式的城市建设布局,老城区外围四周,遍布部队和机关宿舍大院。从木樨地往西是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总后、总政、总参、301、304医院、空军指挥学院。往西北方向,是计委、国家统计局、航空航天部、水利部、国安部等等部委机关大院。 部队大院都用高高的院墙围起,前院办公,后院是家属宿舍,院门口有解放军持枪站岗警戒。这些小战士都住在紫竹院公园旁边的营房里,每天清晨身穿军装,戴着军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