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4 (第1/4页)
后跪着的众人,特别是贺王和方简荣,见他们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心中稍安。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柴严景尽快登基掌玉玺! 柴严景读完建隆帝的丰功伟绩后,又向百官表达了他对先帝的沉痛思念,并尊先帝庙号为“高宗”。顺便,柴严景也表达了对李太后的追思,尊其谥号为“恪愍皇后”,同葬皇陵云云,足足念了快一个时辰后,柴严景含泪守起圣旨,心道终于念完了,“移梓宫,起灵驾。” 殿内殿外哭声大起,身着丧服的一百二十八名侍卫入内,要将建隆帝的梓宫抬出大殿。与此同时,永福宫内也有侍卫准备抬起李太后的梓宫;置放在偏僻冷宫内的郑美人的棺椁也不抬了出来。 见父皇的梓宫被轻轻抬起,痛哭的柴严易紧张地握起拳头。 父皇的遗诏,终于要现天了! 第1317章 社稷鼎倾,紫金墙陷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为先帝抬棺,是莫大的荣耀。 这一百二十八名侍卫是从监门卫中精挑细选而来的,他们手稳、下盘稳,八字吉,面无伤。这些人用放着水碗的大石头练了二十几日,直练到抬起和放下跟梓宫一样重的石头时,碗里的水一滴不撒,才有资格入宜寿宫抬梓宫。 待礼部官员一声令下,这一百二十八名侍卫稳稳抬起建隆帝梓宫下的木架,移梓官出灵殿。 就在这紧要关头,靠近紫金墙的那个抬棺侍卫不小心碰倒了身边的供桌,供桌上的祭器倾倒,砸在了社稷鼎上,稳若磐石的社稷鼎竟倒向了紫金墙! 青铜社稷鼎重达千斤,与紫金墙相撞时发出的响声压过哭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