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千四百零五章 礼义廉耻 (第1/4页)
朱邦溪,三十五岁,军统局前《家风》杂志副主编,现抗日锄jianian团书记。 训练处处长郑锡麟的亲信,军统局局长、军政部政务次长钱大钧的门生。 为人刻板有余,灵动不足。 这是钱大钧给他的评价。 他不止是刻板,简直就是一根筋。 这个人,才华是有的,郑锡麟在担任《家风》杂志主编的时候,其实主要工作是朱邦溪在做的。 他一直都做得是文职工作。 后来训练处抗日锄jianian团成立,缺个书记,郑锡麟就把这个书记的位置给了他。 忽然从文职转到一线,朱邦溪真正是意气风发。 钱大钧有次训话,提到了要“发扬黄埔精神,注重礼义廉耻”。 朱邦溪一听,立刻申请成立了“纪律科”,任命他的学生吉向山为科长。 并且,从训练班里挑选了一批学员补充进了纪律科。 这个纪律科,隶属于抗日锄jianian团,但是得到了钱大钧的支持。 于是乎,朱邦溪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纪律科不光管起了抗日锄jianian团的风纪,甚至还把手伸到了别的不该伸的地方。 吉向山也和他老师朱邦溪一样。 过去,手里没权,一直受到压制,骤然间有了这么一个官职,还有了一些权利,便开始迅速膨胀起来。 不仅管着抗日锄jianian团的事,还插手到训练处以及各个训练班中。 更有甚者,连地方上的一些事,他们居然也开始插手。 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