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宋二哥 (第3/5页)
识字的人有一两个就不错,能够识数的就更凤毛麟角。 社会文盲多,很多人的概念里都是觉得识字的人少。其实除了不识字,还不识数。你说一斤菜多少钱,那两斤要多少钱,三斤五斤大多数人就分不清了。 卖货的习惯,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后世很多人到了落后地区,发现那里的人卖货物不论斤卖,而是一堆一把地卖,就说社会淳朴,其实是不对的。这样卖,只是他们做不到论斤卖而已。包括中国周围的地区,比如韩国日本,他们进入现代化之前,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低,也习惯如此。 中国人买货卖货,特别喜欢明码标价,锱铢必较,本就是长时间商业发达的标志。 一路走过去,王宵猎道:“这里卖的菜倒是多,看着也新鲜。” 王忠道:“都是附近的乡民。既然有集市,他们不定就随便采把什么,拿来集市上卖。卖掉了,便就顺便买些货物回去。卖不掉,就当来闲逛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中国到了宋朝,商业开始变得发达。但也只是开始而已。现在乡村地区,有许多地方特产,实际上不值钱。便如鱼虾,如藕和菱角之类,村外到处都是。汝州到了中秋,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周边山里红艳艳。树下的柿子不要钱,只要愿意摘了,就可以拿到集市来卖。 走了一会,王宵猎道:“看这一家柿子,格外地大。不如我们买一些,拿回去尝尝味道。” 王忠听了,急忙上前,买了一大堆。旁边士卒有带着篮子的,放到里面挎了。 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