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_第81章 条件不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条件不同 (第4/5页)

当成文化,用来显示自己是文化人。比如满清时北京城里很多八旗子弟,数百年形成一些习惯,就被有些人称为传统文化,还有人自豪地称为北京人的讲究。甚至讲传统文化,就有人把这些人中的一些老人请出来,说要给现代人讲一讲老礼。什么老礼?大部分只是旗人在富贵时和穷酸时的一些习惯而已。

    再比如,京城京剧班子里的一些习惯,也被人称作了传统文化。什么敬茶磕头,这班那班,实际上中国的广大地区,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种习惯。

    什么是文化?这应该是个严肃的词,有厚重的内涵。只是被有些人,没有文化强装文化,把这个词从天上拽到了泥土里。不管是什么,瞎讲几句,就是传统文化了。吃是文化,玩是文化,喝是文化,有点历史的都叫文化。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小吃,瞎编个乾隆、慈禧的故事,竟然就公然叫文化了。到了最后除了真正的文化不是文化,瞎编的什么都是文化了。

    现在回想起来,前世的中国文化,其实是非常贫瘠的。世界上唯一延续下来的古文明,数千年的厚重历史,对于现代化的中国文化并没有什么帮助。向外国推广中国文化,就是中国功夫,中国饮食,这个牛,那个欧。真正的文化,反而无人讲起。

    前世的中国文化,真正有意愿有能力研究中国文化的,非常罕见。晚清民国,说一口半生不熟的洋文,便就是文化人。到了新中国,能讲外国话,能看洋文书,成了新的文化人。他们口中的文化,其实大多与中国并没有多少关系。甚至中国一些发达地区,孩子从小就学洋文,以上外国学校,毕业后到外国工作为荣,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开始,国门初开的时候,大陆人称港台人讲话有些娘娘腔。特别是一些词汇,比如男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