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六百八十六章 刁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 刁民 (第1/9页)

    楚行先前为何讽刺,说他们这群人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

    这跟楚行自身的经历有关。

    从东镇庙时代开始,楚行就发觉,你想要成就大事,你要百姓支持你,你就必须深入百姓之中,你必须下定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其实,楚行上一世也就是个商人,半个读书人,穿越之后又做了王,总是觉得在读书人面前,自己洗衣服,自己打猎,是非常粗鲁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楚行,对于读书人是非常尊敬的,百姓以及大乾的将士们是粗糙的。

    他明白,那个时候的他,发自肺腑的想要脱离阶级,想要跟读书人靠拢在一起。

    后来,随着大乾救民军的不断的发展,楚行逐渐清醒了,跟将士们待久了,跟百姓混熟了,百姓们了解楚行,将士们也了解楚行。

    他们随着楚行流血、丧命,高喊着大乾王岁,去抛头颅、洒热血。

    楚行的思想在迅速发生转变。

    粮食是人家百姓生产的,国家是将士们保护的,凭什么他们反而是最卑微的人呢?

    那个时候,楚行才明白,何为天下为公的道理。

    某些人打着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旗号,却做着这个世界最肮脏的事情。

    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着这个世界最美味的食物,却躲在阴暗里,做着卑鄙的事情。

    你让他们冲锋陷阵,他们绝对是不敢的。

    哪怕是为了他们自己谋好处,也是要躲在暗处的。

    所以毫不意外,所谓的闹剧,是从一群被驱使的奴仆开始的。

    楚行在新政之中,除了商业、农业之外,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