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713节 (第1/6页)
同样是客观描述。 这回换了方卓说话:“相信有了梁博士和胡教授的双剑合璧,即便我们比台记在fi的应用上要晚,也不会晚太久,我猜教授那么高兴,肯定也是因为想到了这一层。” 梁孟淞露出个微笑。 邱慈云适时举杯:“有胡教授,有梁博士,你们如此师徒,这肯定是半导体产业里的一段佳话。” 方卓也举杯。 梁孟淞笑容更盛,心里多日来的情绪被扫去数分。 方卓再次倒酒,碰见邱总有些揶揄的眼神,也回了个眼神。 他重新坐下,皱眉提起一件事,说了国内工程院院士的竞争问题。 一方面是本身环境存在竞争,另一方面是也需要有实打实的重大成果。 方卓能找来愿意提名的人,但没有实际成果,单是提名也纯粹白搭。 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 只要冰芯有了国际先进的制程技术,荣誉和奖项都是手到擒来。 方卓连申报的项目名称都想好了——90nm/65nm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nm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 梁孟淞听完这么一阵叙述,捏着酒杯,倒是颇为实在地说道:“我还没想过这个。” 他又摇摇头:“暂时倒也不必想这个,方总说的很对,第一任务是把冰芯的制程提高到先进水平,而提高的第一步便是冰芯越过90nm转而主攻65nm的进步。” 邱慈云尽管知道梁孟淞确实能力高绝,但现在还是忍不住说道:“我们90nm的风险试产花费了很大代价才完成,我甚至有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