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2/4页)
热闹,还有庙会,大半天拍了不少素材。 下午返回家里,瞿燕庭对着电脑整理,实地采集结合纸质资料,这一趟收获颇丰。 五点钟左右,瞿燕庭忙完打开手机通讯录,翻到王茗雨的号码。每年春节他会去家里拜年,一般是初三,今年人在外地不太确定。 瞿燕庭拨出号码,没多久接通了。 “燕庭?”王茗雨的语调很放松。 瞿燕庭先道:“师父,新年快乐。” “又老一岁,快乐不起来了。” 王茗雨鲜少开玩笑,大约心情不错。以瞿燕庭的了解,应该是剧本写得顺利,问:“师父,过年没休息两天?” “不用,笔耕不辍。”王茗雨检查他,“你怎么样,工作室放假了?” 瞿燕庭答:“嗯,基金会给了我资料,我在乡下采风呢。” 王茗雨拖长“哦”了声,问:“几号能回来?” 瞿燕庭听出语气变化,反问:“师父有事?” 王茗雨说:“我请了一些行内的朋友来家里小聚,定在初三,正好你过来见一见。” 虽然王茗雨说得轻描淡写,但瞿燕庭心下明了。那些行内的朋友都来自体制内的编剧圈,是在各大研讨会讲话、能影响奖项评审、手握大量出版发行和投资资源的业内顶端。 而请来家里,日子又定在初三,王茗雨显然要把瞿燕庭引荐给他们。这行需要资历,资历需要慢慢地熬,瞿燕庭没想到他在三十五岁之前能有这样的机会。 王茗雨说:“我已经一一通知,保姆阿姨把菜单都拟好了。” 瞿燕庭贴住椅背,捏了捏秀挺的山根,说白了,王茗雨在为他铺路,还是一条光明大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