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8章 看画 (第1/4页)
我看字画的习惯跟大多数字画鉴定方面的专家学者不一样! 他们看的是画本身,什么风格、筋骨,什么技法、特色。 当然,这些我自然也是会看的。 但,这些不是关键。 因为这些都太主观,如果仅仅凭借画的风格或者技法特色去鉴定一幅字画的真假。 那必然会错过太多真品,可惜! 也会被很多高级仿品蒙蔽,可恶! 我,是从一个做旧师的角度看字画。 看客观事物的真假。 比如,材料的真假,到代与否。 其次,再看画面本身,时间线是否符合。 最后,再看所谓的风格,技法。 其实,如果前两者都没问题,大致上所谓风格就可以不用看了。 当然了,也不排除一种特殊的赝品。 那就是同时代的伪作。 什么意思? 就是比如唐伯虎,他在世的时候,别人就临摹了他的字画了,而且临摹的还特别好。 如果流传至今,那无论是材料还是时间线都没有问题。 这种,就很难进行鉴定了。 眼前这幅唐伯虎的《一剪梅》,我先从破破烂烂的装裱看起。 看每一块布料、宣纸、木杆,甚至装裱用的浆糊。 我用高倍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研究着。 说实话,都很到代。 材料没问题,那就再回到画面上来。 先看时间线。 时间线除了材料本身的时间线外,就是看画面上留下的绘画和书法,以及款识用印,甚至绘画技法等等是不是存在时间线矛盾的地方。 比如,一方乾隆八年的印出现在康熙时期的字画上,这就不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