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 (第4/4页)
不是一天连续弹超过八丨九个小时,都再也不疼了。 那会儿每天早晨叶歧路都会背着吉他骑车去民族文化宫前弹琴。 因为那几年美国电影卷起的风暴,胡同、花园、文化宫等地方到处都是爆炸头、蛤丨蟆镜、喇叭裤或者瘦脚迷彩裤、扛着大卡座收录机的小青年,成群结队地茬舞、茬琴、茬架。 “茬”字在这里就代表了不服气、不服输、叫板,更简单粗暴点理解就是一个字:怼。 所谓“抽烟喝酒跳霹雳,男女厕所都敢进”—— 叶歧路一般会找个花坛边坐着,自己练琴。 广场上时不时就来两伙人,也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就开始茬舞,机械舞、擦玻璃、僵尸扑、残疾步,见面就开始一顿瞎乱跳。 最后的结局不外乎是打架。 叶歧路就一边弹琴一边围观那些人板砖卡簧乱飞,相当镇定。 有茬舞的当然就有茬琴的了,茬琴和茬舞差不多,一人抱着一把吉他飙技术,比输的要当场把自己的吉他跺碎。 如果输了不跺,那这人不讲究,用北京话讲就是“不局气”,是铁定要挨打的,并且以后在这片儿都抬不起头了。如果自己把吉他跺坏了,搁谁都得生气心疼,又免不了一场打架。 叶歧路从来不参与茬琴,他觉得自己玩自己的就好,这种事情没什么好争风出头的,但是奈何不了总有人上来找事儿。 有个和叶歧路差不多同期来广场练琴的小子,暗搓搓地跟叶歧路对比——不屑半个月,两个人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毕竟吉他这种东西,天赋重要吗?很多人会说努力最重要,成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