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225 围观须谨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5 围观须谨慎(下) (第1/8页)

    一嗓子下去,十几个小伙子嗷嗷的就扑了上来,就从这么一刹那的反应,就瞧出斯 大林跟卡冈诺维奇的不同来了,人和人还真是不能比的,卡冈诺维奇首先还有点迷糊,其次还试图解释些什么。

    “你们认错人了,我们不认识米留可夫,我们是布尔什维克……”

    卡冈诺维奇提高了嗓门,手舞足蹈的似乎想表明自己的清白,可被某仙人迷惑了的一群小子哪里会听他白话,一顿拳打脚踢,立刻就让皮鞋匠将没有说完的话咽了回去。

    至于斯 大林,他可不像皮鞋匠那么天真,什么都不说,挽起袖子直接开片,一拳打倒迎面而来的那个小子,紧接着发足狂奔,顿时又擂翻了另一个,看样子钢铁同志十分清醒,是准备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

    对于二人的不同表现,李晓峰一点儿都不意外,斯 大林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革命理论家或者革命演说家,从参加革命之始,他就是一个现实的实干家。什么发人深思的理论,什么天花乱坠的嘴皮子,他都没有,就是有两膀子力气——肯干!

    搞破坏,抢劫政府的财产,这一类事情他很拿手,在格鲁吉亚的时候经常干,颇有点铁道游击队的意思。后来地位逐渐提高,尤其是获得了列宁的欣赏之后,他更擅长的也是革命的实际工作,至于什么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或者和敌对势力打嘴仗打笔仗,他真心不拿手。

    斯 大林这种“朴实”的个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他的一大短板,但总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也是他得以成事的基础。看看原本在党内比他善于演讲善于鼓动的那些老革命,比如托洛茨基、比如加米涅夫、比如季诺维也夫,哪一个不是理论家和演说家,他们确实能吸引眼球,也确实会白话,但老话可是说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们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