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244 团 中 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4 团 中 央 (第1/8页)

    听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话,李晓峰暗自好笑,心道老卢你这是铁了心的准备去搞教育工作了,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对于卢那察尔斯基的“识时务”,李晓峰还是很欣赏的,能够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面对权力的诱惑根本不动心,这样的人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得上伟大了。

    而且,李晓峰觉得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努力的实现理想,这样的人至少在心灵上是快乐的,就像保尔柯察金说的,这样的人死前回顾自己一身的时候,是不会有遗憾的。

    与之相对的,如今在俄国政坛上的不少活跃分子,哪怕能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但是他们的人生不一定是快乐的,和理想简单缺乏野心的卢那察尔斯基比起来,活得不是一般的累。

    当然,李晓峰虽然有些欣赏卢那察尔斯基的世界观和哲学观,也承认他可能活得很快乐。但是让某人也过同样的日子,那是谨谢不敏的。哥还是痛并快乐着活着吧!

    卢那察尔斯基是个急性子,连李晓峰送来的装备都顾不得查收,就拉着某人往团中央驻地赶去,可见他对这个新生的青年团体是多么的上心。

    团中央的办公地点,李晓峰选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旁靠近涅瓦河的大学路上,租下了一幢四层小楼,团中央所有的机构就暂时挤在这幢小楼里了。

    其实用挤来形容团中央的办公条件一点儿都不确切,别看团中央一共有七个部再加一个办公厅,累计八个部门在一起办公,但是拢共的工作人员也没超过四十人,平均每个部门只有四五个人,甚至有些部门除了部长副部长这两大干部就没有一个办事员了。

    这么几号人马“挤”在一幢四层楼高总面积超过两千大几百平米的大房子里,还真显得人影单调,总觉得空得慌。当时租房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