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归来 (第2/5页)
,却倦于政务。打算正式传位于太子,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百官听了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面对这么敏感的问题,心向太子的大臣们固然不敢多言,心向太平公主的人也是不敢贸然出面反对,众大臣沉默半晌一言不。李旦颇为不耐,又问:“众卿以为如何?” 殿中侍御史和逢尧不是三品官,但是固为职务特殊,所以此时也在殿上,眼见众大臣都不言语,他职微言轻。却没那许多顾忌,便出班奏道:“陛下春秋未高。登基不久,四海臣民刚生钦服之心,怎好仓促退位呢,臣以为不可。” 一有人开头,众大臣就好说话了,6续有太平党人出面反对,眼见群情汹汹。李旦心中颇为不喜,但是反对者实在太多。李旦也不好固执己见,只好罢此主张。不过第二天他还是下诏,宣布以后军国大事均由太子处置,五品以下官员徒罪及任免由太子一言而决。五品以上官员任免及徒罪也要先与太子商议,再呈报于他即可。 这一来,李旦等于是把以前交给太平公主的权力也给了李隆基,可李隆基虽然被授予大权,政治局面却依旧困顿不堪,因为太平党人的阳奉阴违,他的政令依旧难以贯彻,这种官场争斗又不能动用武力,令李隆基束手无策。 如果要在官场规则内改变现状,那就只有大力打击太平党人,整治吏治,可太平公主虽去了蒲州,早晚还是要回来的,就凭她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李隆基也狠不下心来与姑母撕破脸皮,况且就算他豁出去了,政事堂七宰相五出太平门下,他对高级官吏的调整也休想获得通过。 大唐就在这种内耗中又过了四个月,四个月里朝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幸好这个帝国太过庞大,仅仅依靠惯性运作,一年之内也出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