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57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6节 (第1/7页)

    不久前,伦敦的柯林斯出版社(与美国的柯林斯出版社不同)刚刚发行了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瞬间引起欧洲文学界的轰动,帮助他顺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实际上泰戈尔本人是孟加拉族的,绝大多数作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包括拿诺奖的《吉檀迦利》。

    不过泰戈尔的英语底子也好,毕竟这时候印度精英不可能不会英语。

    所以泰戈尔自己又把《吉檀迦利》翻译成英语,虽然语言变化导致诗文的格式大变,但好在文学性没有丢失。

    《吉檀迦利》在欧洲的发行非常好;而柯林斯出版社现在又获得了在英联邦国家发行星战系列的许可,有意撮合两位马上拿诺奖的人来个世纪会面。

    《泰晤士报》知道后极力帮忙,因为这种事的新闻噱头足够高,欧洲对东方文化还是挺痴迷的。

    出版社专门整理出了一间很有东方韵味的房间:墙上挂上了一幅中国画、桌子摆上中国瓷器和明朝香炉,里面却燃着印度香,另外还有印度风格的刺绣装潢。

    主打一个乱七八糟。

    李谕进屋就皱起了眉,满满的都是洋人“以为”的东方,搭配太随意无序了。

    随后进屋的泰戈尔同样摇了摇头,但总归是英国地盘,他只能置之不理,微笑着对李谕说:“李谕先生,你好!虽然是初次见面,不过我早已知晓你的名字。”

    李谕也微笑道:“泰戈尔先生,本人也景仰您已久。”

    《泰晤士报》持有人北岩勋爵安排好了记者与摄像师,高兴地对两人说:“今年是个盛会,一届诺贝尔奖有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