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章 票选帽子王 (第1/4页)
大清不能没有帽子王,这是京里王公大臣们的共识。 因为,这是祖制,也是权力分配的必要。 原本大清有八位帽子王,礼亲王代善系传承就有三个,一是康亲王系(礼亲王本支);二是克勤郡王(岳托系);三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系)。 代善系传承的帽子王控制了两红旗。 由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传承的显亲王一系,为镶白旗大旗主。 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传承的简亲王一系,为镶蓝旗大旗主。 由豫亲王多铎系传承的信郡王一系,为正蓝旗大旗主。 如此加上雍正年间册封的和硕怡亲王系,被雍正改宗的庄亲王系,这八位世袭罔替的亲郡王组成了大清帽子王委员会。 宫乱事件中,遭到毁灭性打击的一共有五家。 分别是康亲王府、显亲王府、简亲王府,庄亲王府以及克勤郡王传承的平郡王府。 康亲王永恩、庄亲王永瑺、简亲王丰讷亨、平郡王庆恒死于养心殿,显亲王蕴着则于自家王府被杀。 五家之中,庄亲王府、简亲王府、显亲王府包括平郡王府又是举府被诛,独康亲王府得以逃过一劫。 没有受到波及的则是怡亲王府、信郡王府同顺承郡王府。 原因是宫乱时怡亲王弘晓并没有响应简亲王、庄亲王的号召入宫,而是在家中做了缩头乌龟。 顺承郡王恒昌宫乱时并不在京城,而是奉了乾隆旨意去关外祭陵,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 信郡王淳颖能够安然无恙,当然是同他的妹夫有关系。 贾佳氏,还是念亲情的。 事实证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