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会不会? (第1/4页)
只要有人吃到了螃蟹,出来打工的收入远大于种地所得,那么大量人力就能从土地中得到解放,从而投入到贾六主导的轰轰烈烈工业化中。 如果种地收入远远超过打工收入,谁愿意背井离乡打工? 土地作物产出与收入,别说贾六这一辈子,就是十辈子都注定只能解决温饱,而无法让百姓通过种地就能生活富裕。 种地,在工业化的社会,没有前途的。 除非大农场,薄利多销模式。 只是现在要搞流转模式的土地集中,大概率贾六会扑街。 生产工具跟不上生产力需要。 真教条主义的搞,百姓皆反。 能够增产的化肥、尿素,贾六现在搞不出来,他现在缺乏化学方面的人材,好比他知道大粪熬过之后作为肥料就能让庄稼增产,但原理是什么,他还真不知道。 因此,他贾六真是任重道远。 上午结束正在建设的天津港工程巡视后,贾六马不停蹄于下午又看了下北洋通商衙门和海关衙门建设。 当真是连轴转,工作强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大清开国这么多年来,也没见哪位督抚大员如此一心扑在工作上。 《大清日报》全程报道了总督大人在天津的视察活动,完美的体现什么叫“鞠躬尽瘁”,什么叫“死而后已”。 要不是总督大人不许过于突出他,恐怕四个版面全是关于总督大人的报道。 即便如此,也占了整整两版。 搞工程肯定要花钱,那钱花的还跟流水一样哗哗的。 先前给二姐夫的几万两肯定是不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