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36 章 赏好茶 (第1/7页)
程丹若道:“山东从贼之,不过一两万,可信奉无生老母的百姓,远比想象中多。臣以为,光剿灭叛军不足以安民心,只有让忍饥挨饿的民众能坚持度过这个冬天,坚持到来年春耕,鲁地安。” 皇帝缓缓点了点头。他才收到谢玄英的奏折不久,说的也差不多,为了让百姓安稳,清算田亩,鼓励垦荒,请求减免赋税。 “兖州受灾不如青州,却仍有灾民,臣能做的不多,至要让他们知道,陛下爱民如子,未放弃百姓。那么,即便只有一碗清粥,一件破衣,他们不会心生反。” 假如说,程丹若处理太妃之死,显出了一个女官的周全妥帖,接近白明月,两军对垒之际刺杀她,几乎已有传奇女子的风范,那么,这番话,就真正彰显出她非同一般的眼界与心思。 她换一个『性』别,不仅毫无违和感,反而更符合皇帝此时的观感。 这是臣子的奏对。 跪着的是臣,坐着的是君。这一刻,君主的属『性』过了『性』别,女官亦是臣。 皇帝说:“仔细说说。” 程丹若复之前的说辞,道是郡主怜悯百姓,愿捐出王府的珍藏,当卖买粮食赈济灾民,又有其他夫们的鼎力支持,筹集的银两不止能在兖州施粥施『药』,还有余力送到青州几县。 “这是账册,请陛下过目。”她呈上账本。 石太监赶紧接过,转交给皇帝。 这是一本极其详尽的账目,从王府珍藏的当卖数额,到夫们的捐献,到米粮的价格,每天的花销和赈济数,全记录在册。 皇帝难得见到这般仔细的账本,翻阅片时,不得不感慨:“你有心了。” 又问,“兖州的粳米是一石一两,粟米八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