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44 章 做人难 (第3/6页)
次:“若程姑娘愿意,我便收她为义女吧。” 自元朝末年起,收养义子之风便盛行于世。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武官爱收义子,下放到军队中,便是自己的嫡系,太监也爱收义子,为自己延续香火,披麻哭灵,连皇帝都收过义子。 义女虽然少,亦不罕见。元末烽烟并起,若同僚战死,上官收养其女,为其择一门亲事,也算恩义。 再者,义女和养女也有些微区别。民间多养女,皆是从小接到家中养大,除了少数真心疼爱,视若己出的,多是为给儿子当童养媳,抑或送给达官显贵攀附。 扬州瘦马说起来,也都是养女。 义女则不然,若是写入家谱的义子义女,今后可以获得部分继承权,太监的义子就是这么接收财产的。 不过,义女也好,养女也罢,无论哪一种都有好的,都有不好的。清朝皇帝养女一样封公主,太监义女也多有磋磨之人。 干儿子、干女儿的待遇,取决于收养者的品性,以及是否被宗族承认。 晏鸿之欲收程丹若为义女,自然不是写入族谱的那种,不过是给一个礼法上的身份,维护她的名誉罢了。 谢玄英一想,这也未尝不可:“如此便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再想想,今日之事,怕是上下都知道了,与其叫底下的人当谈资,不如尽快落实身份,以免夜长梦多,便亲自邀程丹若过来。 晏鸿之和气道:“程姑娘,昔年天心寺,多亏你援手,此次又安顿上下,辛劳颇多。” 程丹若忙说:“老先生言重了,这不算什么,换做旁人亦会如此。” 她不居功自傲,无疑更讨人喜欢。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