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_第 295 章 后人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95 章 后人传 (第4/8页)

趣。他总是靠着墙角,默不作声地抽旱烟,皱纹像是刀刻的沟壑,永远舒展不开眉头。

    好在我还有母亲。

    每当回想起童年的日子,我的耳畔就会想起母亲给我念《毛衣图》的声音,温柔缓慢的语调,一句句像春天的雨点。

    “草原有羔羊,毛发白又长,春天剪下来,冬天做衣裳。”

    母亲抱着我,就着昏暗的油灯,教我一个个认图上的字。她说,这首歌是我姥姥教给她的,对照着歌和图,她就学会了一百多个字。

    “这个是芝,灵芝的芝,这个是花,小花的花。”母亲按图索骥,手指蘸水,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她叫芝花,是本地常用的名字。同样的还有我姥姥,她叫喜瓶,我姥姥的姥姥叫寿云。

    她们的名字,都能在《毛衣图》里找到。

    ……

    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半瞎。她靠织毛衣养活了我们兄弟三人,等到我们长大,她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变得和我父亲一样沉默。

    妞妞的出生,给母亲带来莫大的安慰。

    我和妻子抱着孩子去探望她时,她久违得下了床,用nongnong的口音问我:“取名没有?”

    我忙回答:“还没有,想请您取。”

    她脸上泛开笑容,从炕柜里翻出那本老旧的《毛衣图》。它已经破损不堪,纸页黄脆如秋叶,很多字都模糊不清了。

    但我想,母亲并不需要看见,每一个字都已经烙印进她的心底。

    枯瘦的手指一行行抚摸着《毛衣图》,仿佛是一种神秘的祝祷仪式。

    过了很久,母亲说:“叫海蕊,好不好?”

    我凑近去看,这一行只剩下“石榴”两个字,但我记得这一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