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_第 247 章 熊弟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47 章 熊弟弟 (第4/7页)

我也想知道。”

    程丹若哑然,宣布放弃:“他还小,还能教,你多教教,我没办法了。”

    谢玄英思考一夜,第二天,带谢其蔚去了大同的社学。

    这是由官府聘请老师,民间集资而成的学校,主要出资人就是长宝暖的两个小股东,还有一些零散的商家。

    他们这笔钱,原是要孝敬程丹若的,被她拒绝了,希望他们能办学。

    办学是得名又得利的好事,几家商户欣然同意,将其命名为“程氏义学”,然后被程丹若无情修改,变作“晨始义学”。

    自然的,这所义学的门口,就挂上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对联。

    这家义学收十岁以下的儿童,难得的是,两进的院子,前院是教男童启蒙,后院的三间正房,教的女童。

    程丹若以“教打毛衣”为噱头,把女孩子们“骗”进学校,告诉家长都是从后门进出,中间砌墙锁门,绝对安全。

    等人送过来,上午识字,下午学打毛衣。

    因为织毛衣能够挣钱,家里就算知道要识字,也以为是为了看懂《毛衣图》,并未放心上。

    为留住这部分学生,学校每个月都会教新的花色。许多家庭为了让女儿学出好手艺,也坚持下来,不曾令中途她们退学。

    只要能留住半年,就能学会大部分字,能做基础读写了。

    在此过程中,她们就学会了《驱病经》的内容。

    程丹若不强求女孩子能诗善文,与男子拼学问,这不现实,只要能启蒙,懂得基础的卫生知识,已经有莫大的帮助。

    说句难听的,哪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