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300 章 黔路难 (第1/6页)
次晨,程丹若记挂着袭击的事,早早苏醒。 外面光微微亮,很安静,偶尔能听到护卫的足音。 枕边的谢玄英好像刚躺下,睡眠浅浅,手拢在她胸前,腿压着她的。这姿势不好起身,她便躺着没动,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贵州的情形。 眼下的贵州,完全属于大夏的势力,其实只有一条路线:东起铜仁,穿过贵阳、安顺,终结于普安的驿道。 虽然水东水西也有若干驿站,可荒废已久,掌控力大为不足。 这条东北—西南的路线,比较均匀地将贵州一分为二,北面以水东、水西的彝族为主,南面就是苗、侗、布依、瑶等少数民族。 在这条线的周边,大夏建了多个卫所,也是凭借这硬生生开辟出来的一条线,才能挟制云贵,平定西南之地。 而这次叛乱的主力军,白山与黑水两大土司,便位于贵州西南,与云南接壤,大概在永宁普安一带。 换言之,这条贵州之线的尽头。 他们的臣服,一度使得大夏对云南的掌控力大幅度上升,同理,他们叛乱,也就阻断了朝廷对西南的生命线。 所以,大夏无论如何都要平定叛乱,重新凿通贵州的一线驿道。 而在铜仁到贵州的这段路线上,有一段“苗疆边墙”,历经几十年修筑,由多个寨堡和哨所组成,将不服从朝廷的苗民隔绝。 这部分苗民,也被称为“生苗”,他们鲜少与汉地交流,不会汉语,不入贵州的户籍,与世隔绝。 相对应的便是接受朝廷敕封,和大夏来往频繁的熟苗了。 不知道昨晚是什么情况。 程丹若默默思索着,天色渐渐亮了。 谢玄英短暂地熟睡了片刻,在晨曦中迅速清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