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_第 221 章 九月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21 章 九月里 (第3/6页)

,来大同后日渐拖延的起床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生物钟又调回了六点半。

    在此期间,谢玄英算完了今年的夏税。

    俗话说,夏税无过八月,秋粮无过明年二月,就是指一年两次的税。

    夏税是在八月收的,百姓在八月末前上缴,一般是粮食、丝绵或者直接折合成银子。

    九月,各县的税粮上报到知府衙门,就可以算账了。

    这个帐不是指收上来多少东西或银钱,而是根据税收重理黄册。

    按道理,黄册该十年重修一次,可大同的人口变化太厉害,又频繁战乱,衙门里的黄册不知道是哪年的老黄历了。

    而黄册有问题,税一定就有问题。

    比如飞诡,就是豪强大户将自己的土地化整为零,分别安排在其他人的名下,假如是查无此人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让别人(大多是不知情的贫苦百姓)替自己承担赋税。

    这可真的是人在家中坐,赋税天上来。

    还有一种叫典卖。

    这就是将田寄在他人名下,尤其是官宦士人之家,他们可以免赋税。如此,赋税成为大户人家的收入,光明正大挖国家墙角。

    而农户给豪强交了税,不是说田就能一直是自己的了。用不了多久,交的赋税就会变成佃租,田就归大户所有,而自耕农就变成了佃农。

    夏税没有秋粮来得要紧,所以,谢玄英想趁此机会,梳理一遍大同的人口。

    这是一个大工程,不止户书被关在衙门干活,三个师爷也没逃过,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数字,看得他们想吐。

    见状,程丹若主动承担了一部分工作。

    真正的黄册重造工作,是由朝廷统一调度的,谢玄英只是粗略计算,想知道大同目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