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 (第4/4页)
重要,李傕和郭汜的脑子也足够清醒。 可是,能在董卓伏诛之后不思悔过,占领长安后再次掀起腥风血雨的人,怒气上头的时候真的会想那么多吗?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国家多难,社稷多灾。 桓帝在位时,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士大夫对宦官乱政不满,随后与其发生党争,先后两次大乱,皆是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告终。 两次党锢之祸后,朝中依旧是宦官外戚争权,天下更是民不聊生。 朝廷腐败,边疆战事不断,国力日渐疲弱,大难之年又逢天灾,光和七年,天下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朝廷却赋税不减,走投无路之下,在困苦中挣扎了多年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向着各地官邸发出了猛烈的攻击。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些作乱的百姓头扎黄巾,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对大汉朝廷起了巨大的冲击。 武帝设大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为的就是不让州郡专权,然而灵帝为了平乱,又设了州牧之位掌一州军政大权,彻底将各州的大权送了出去。 黄巾军四起,各州之间名义上为清剿贼寇,实际上却是在相互吞并扩张势力,这个时候设立州牧,无异于饮鸩止渴。 身为大汉的皇帝,灵帝亲手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撕的四分五裂,大汉之名虽存,经过桓灵二帝之后,汉室却已经名存实亡了。 灵帝驾崩后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宫中宦官水火不容,董卓趁乱进京,挟持天子夜宿皇宫,朝中没有一人能制得住董卓,只能任由他嚣张作乱。 董太师自己兵强马壮毫无顾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