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_分卷阅读29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5 (第3/4页)

百里无人烟的境况。

    吴王笙三年的大事,除了唐国被吴国兼并,戎人南下抢劫,还有赵国国君薨逝。赵轩的父王在冷空侵袭赵王都后,引发疾病,终在十一月中旬的凌晨断了气,享年五十六岁。

    郑钰铭一得到赵王驾薨的消息,让文采最好的王颉帮他润色了一篇言辞恳切、深表哀悼的吊唁函,派使者带去奠祭赵王,并让两大报纸都予以报道。

    吴国的吊唁使者第一个赶至赵国,赵轩看完郑钰铭亲笔誊写的吊唁信非常感动。一个月后,燕国吊唁使者才姗姗来迟,刚刚继位的赵轩断然拒绝了大舅子燕王结盟铁四角建议。

    郑钰铭拉拢赵国获得成效,派往周围各诸侯国的使者也取得很大成果。吴国使者在诸侯国王庭卖力游说,吴国商人上下活动,解释唐王的咎由自取,宣扬吴国国君和明公子仁厚善良。不少诸侯国君主打消了对吴疑虑,就连刚刚结成联盟的齐鲁燕三国,联盟关系也开始了不稳定。

    “大王,唐国君王如果不是自己昏头派刺客行刺明公子,吴国哪里会兵伐唐地。”鲁国君王的舅父向自己外甥进言。

    “可是吴国兵马太勇,孤怕万一啊!”鲁国跟齐国结盟,并非鲁王自己情愿。

    “大王,其实吾国结盟结错国家了,吴国兵马勇,吾国应该跟吴国结盟才对。”

    “如跟吴国结盟,反遭吴国兼吞可没有诸侯会出手援助!”鲁王摇头。

    “大王不用担心,那吴国明公子仁厚仗义,为大秦第一仁义君子,具有如此品性的君子怎么会是那野心勃勃的枭雄?吴国有明公子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