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前因后果(1) (第1/4页)
她的话明明声音不大,但却如惊雷一般在我脑子里炸开了! 国家的人? 这是什么意思?? 不等我问,她给我解释道: “在十几年前,三泉重工还是一家国企,每年全省评选十佳企业基本都可以入围,是妥妥的优质资产。可就在十年前,三泉重工连续几次大项目出了状况,导致口碑大幅的下滑,收入锐减。即使更换了三次董事长,也都没能解决问题。 所以偌大的三泉重工重工只用了不到两年,就从一家优质资产成了负资产,三泉重工一把手的位置也成了烫手山芋,省里无人再敢接。 眼看着情况逐渐恶劣,省国资委的领导只好转变思路,决定把三泉重工公转私,置换一笔可观的现金流来扶持其他发展好的企业。 本来三泉重工巅峰期的价值至少值十个亿,可碍于那几年三泉重工发展的实在太差,所以官方对外公布的竞标的底价是五个亿。可没想到这样的价格,根本没有竞标的人。 后来这个底价一降再降,终于在降到一个亿的时候,高天鸣出现了。 高天鸣之前就已经是个风云人物,毕竟在齐鲁省干到正处级干部还敢辞职的狠人实在是稀罕,而且他下海后,很快就靠着房地产的生意积累了一笔资本,也完全可以拿出来一个亿来收购三泉重工。 有能力有钱,还是大家之前的“前同事”,高天鸣的出现让省里领导顿时觉得他就是天选之人。 于是,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经营不善的三泉重工以一个亿的底价卖给了高天鸣。 高天鸣也的确很有能力,在接手三泉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