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知青_七零娇知青 第1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娇知青 第110节 (第4/6页)

   而类似约稿这种零散的信息在报纸的中缝和边角上。

    阅览室安静明亮, 这里的报纸图书按照时间排列, 最新的报纸都在书架最前方。不多会儿工夫, 顾莞宁就找到了三四条约稿消息。

    其中两条是发行报纸报社的约稿, 约稿主题分别是秋收和贺国庆,约稿篇幅在八百到一千字,刚好是篇高中语文作文的字数。

    上辈子高考之后曾经发誓再也不写作文的顾莞宁动摇了,因为最后一条稿酬标准写着:若稿件被录用,视文字水平发放五毛到八毛不等的报酬。

    哪怕一块钱都能买五斤面粉呢,够家里两个饭桶吃上两天。

    另有几条是不同出版社的约稿信息,其中本市某大学的附属出版社长期征集几大学科外文课本的翻译稿,若被录用,稿酬起步就是千字三元,而且稿酬上限竟然是千字二十。

    估计是有什么政府补助吧。

    这个重点记下来。

    课本不好搞,就得麻烦程砚洲和顾鹤庭帮忙了。

    除了这个,还有征集外国文学例如散文、诗歌和小说等翻译,千字五毛到三块不定。

    向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借了笔纸,顾莞宁把几条征稿信息抄写下来。再翻到报纸中缝,那里有征集的书目列表,同样依次记下来。

    程砚洲则借了一本分析某次战役的书籍。

    离开阅览室,程砚洲要来那张纸,从上往下看了半晌,“明天我打算去市里买东西,顺道去书店,看一看有没有这上面的书。不过这些课本……”他沉吟道:“可能要麻烦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