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第1/4页)
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可又不敢反抗,只能砸锅卖铁得交税。结果不少人家连粮种都交了出去,靠着吃树皮、刨草根熬过一个冬日。可是开春之后怎么办呢?想种田也要有粮种啊。 这个时候李大善人就登场了,他拿出了粮种借给农民去播种。当然不是白借的,要利息的,月利息20%,年利息240%。 要是当年风调雨顺,那倒也罢了。等到丰收,勒紧裤腰带,交了税,说不得还能还了本息。可是,没有更糟糕只有最糟糕。 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让田地欠收,连绵的雨,突然的降温,丰收前的蝗灾——农民们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了,一个不小心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除了天灾,又有人祸。田里减产,郡守加税。扒着指头分配着家里的粮食,算来算去只有死路一条。 除了死路,“李大善人”给他们指了一条活路,“把你家的田地抵给我还债不就行了,哪日债务还清了,田地还还给你们!” 可是,那滚雪球般越滚越多的债务,猴年马月能还得清?老子还不完,儿子还;儿子还不完,孙子还。子子孙孙从有田有地的自由民再度沦为佃户、奴隶。 然而眼下这位苦主状告李甲田强夺田产却是站不住脚的,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粮种借了吗?借了。 还了吗?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