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65章 1983年的春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1983年的春晚 (第2/6页)

走狗年,迎来猪年”的寓意,猪的形象最后凝缩在一幅展开的红纸上,形成人们过年时贴的红底黑色“福”字。

    最后,再将晚会4位主持人的肖像做了拟人化的处理,形成拜年场景,而后幻化为“馒头、桃子、玉米、小猪”形状的灯笼,分别打上“新”“春”“快”“乐”字样,寓意五谷丰登。

    韩定邦看着屏幕上动画开场,难得主动开口道:“这个开场,用心了!”

    他的老本行就是导演,看到自己的专业忍不住评价了一句。

    林为民轻笑道:“是啊,耗费了不少心血。策划杨涌找的文艺部的导演马靖华,专门组织了几位同志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一帧一帧地手工绘制的,光是画纸就堆满了一间屋子。”

    林为民参与了今年的春晚,对于幕后的故事了若指掌。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1983年的春晚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先出场的是如今央视家喻户晓的播音员肇忠祥,用他一贯磁性、内敛的声音报着开幕词。

    报完开幕词,接下来便是四位主持人登场,介绍完了到场来宾,就是主持人拜年。

    刚刚引入主持人这个概念,他们的发言还不像后世那样花团锦簇。主持人们语言平实中带着几分喜庆,连拜年都是一两句吉祥话。

    比如刘晓庆,这个如今中国最火的女演员,上身红衣,下身黑色长裙,端庄大方,从主持人行列中向镜头前迈了一步,满面笑容的说着拜年嗑,“我代表演员行业向全国的观众朋友们拜年啦!”

    接下来,春晚的节目才正式开始。

    先是李谷一上台上台唱了一首拜年歌,然后马季和徒弟赵炎连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