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春晚顾问 (第1/6页)
几乎是在邓在军说到“晚会”的第一个瞬间,林为民的脑海中条件反射般的跳出一个词。 “春晚”。 对于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中国人来说,春晚这个名词存在的意义基本等同于过年。 邓在军如今在央视的地位举足轻重,眼下已经是十一月下旬,距离最近的两个大的节日,一个是元旦、一个是春节。 林为民早就通过金山老师得知了今年央视的元旦夜将会破例播放《悬崖》的电视剧,所以自然不可能是在元旦这个时间点搞晚会。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那就是春晚。 晚会这个词,对于1983年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词汇。 民间的一切娱乐活动也更是像含羞带怯的少女一样,遮遮掩掩。 多数人的娱乐生活基本还停留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收音机中的样板戏,又或者是年轻人热恋时相约去看的《庐山恋》、《天云山传奇》、《喜盈门》、《牧马人》…… 追求再高一点的,看看话剧、戏剧等等,不过如此了。 春晚的出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革新了中国人民在八九十年代的娱乐生活,而这种改变,往往就在短暂的一瞬。 邓在军坐在《当代》编辑部里跟林为民说起了她要组织的这台晚会的详细信息。 一切都要从时任央视文艺部歌舞组导演的黄一鹤接到了台长王风的一个电话说起。 在1978年,复播不久的中央电视台恢复播出迎新春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