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另辟蹊径 (第4/4页)
确的飞行姿势控制之类,但是制导方式还是比较简陋。 如果可以提前在目标身上,或者目标周边布置信息素发射器,到时候导弹就可以安装一套信息素定位系统,实现精确制导的效果。 而且这个制导方式,与主动雷达和卫星导航比起来,也是各有千秋。 目前微型信息素发射器的覆盖范围,在空旷的海面、沙漠、冰原之类的区域,半径可以达到23~28公里左右。 在城市、山区、热带雨林,大概可以覆盖半径13~17公里左右。 而这还不是极限。 因为信息素探测系统,是由于信息素发射器、信息素感受器、生物计算机组成的。 信息素发射器目前的瓶颈,主要是受制于信息素的传递距离,现在配备的叶蛾3型追踪信息素,其最大传播距离只能达到30公里左右。 而信息素感应器倒是问题不大,生物计算机也会随着运行速度的提升,变得越来越精确。 因此探测距离往往取决于信息素发射器的信息素种类。 对此李青叶已经找到了一个解决思路。 那就是逐级变种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合成一种大分子信息素。 假设大分子信息素为A,当其传播时间到了限期,就会分解成为信息素B,以此类推,信息素B可以再次分解成为信息素C。 通过这种逐级变种,只要信息素的分解变种次数足够多,未来或者可以做到覆盖整个地球的层次。 要知道,信息素这种东西几毫克就可以覆盖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 这样一来,智人公司就可以建立起,一套有别于电磁波探测的全球监控系统。岭南仨人的智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