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1 (第4/4页)
到了初秋的时候,榷场正式开放。 以往这个时节,边关这里是最紧张的时刻。一般就在这个时节前后,就能看出来今年要不要打,是小规模刺探,还是大规模团战。 今年和往年有很大不同。今年草原风调雨顺,大周可以预期到丰收,匈人的日子过得不错。 榷场的成立是经过了周匈两国官员共同制定的。哪怕诸如大周的铁器和匈人的战马之类,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榷场的货物,但是有个明确可以大宗交易的平台,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而且有榷场,并不表示要放弃走私这一条途径不是? 榷场开放这一日,大量的匈人和周人都来到了榷场。 气氛一度有些紧张,但是在双方官员的主持下,情绪都比较克制。买卖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进行了下去。 匈人们原本担心的周人的狡猾也并没有出现。任何货物的价格,在榷场都有明确的登记,并不存在乱开价的情况。匈人也同样如此。 能够来榷场的商人,在大周都是万里挑一;匈人也是一样。他们几乎都是在大部落有身份的人,本身就是走私商的重要客户。他们轻而易举地发现,在榷场购买货物,比从走私商那里拿到的价格更便宜。而且因为不需要经过风吹日晒,货物的品相都要好上一筹。 周人需要收购的货物,匈人也有很多。譬如说各种皮毛,羊毛更是大量需求。 “最好是冬天的羊毛,质量好。” “冬天没羊毛,羊容易冻死。” “你给羊圈盘个火炕。” “火炕是啥?” “火炕简单,我教你。没柴?我这儿有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