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2/4页)
“船到桥头自然直。”    赵云深只是笑了笑。    接下来的几天,赵云深进驻美国合作方的实验室。他和美国人说话时,还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蹦,李言蹊告诉他:这种口音的一大弊端在于,缺乏连读,情绪生硬,比较像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不礼貌的权威语气。    赵云深不耐烦道:“我能和他们沟通就行。印度人说成那个德行,不是也过得很快乐?”    李言蹊退让一步:“我没批评你,就跟你提个小建议。大后天你做presentation之前,把你的稿子发我过一遍,这是导师的要求。”    赵云深表示同意。他准备了整整三天,私下演练几遍。到了公开作报告的那一日,赵云深和另外两位学长一起站在台下等候。导师还将他们引荐给相熟的教授,大家围成一圈探讨着课题的交叉度,每个人都很认真,除了赵云深——他的手机在震动。    倘若是别人打过来的,那也就算了。偏偏屏幕显示三个字:许星辰。    赵云深退到一旁,接电话:“喂?”    许星辰的声音带着哭腔。    赵云深问她:“你怎么了?”    她仍然在流眼泪,嗓子隐隐作痛,每一次吞咽都像石块切割喉管。她不是故意不讲话,只是空白一片的大脑不允许她组织语言。    这时,赵云深的导师喊他:“云深,你来,Brinton教授想认识你。”    赵云深走了过去,手机仍然捏在掌中。    导师笑说:“Brinton教授专攻心脏医学,他是CELL那篇论文的作者。你喜欢他的研究方向,难得他今天有空,你们聊两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