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五章、鑫农垦舞厅 (第1/13页)
“Zdravo,意思就是Hello。” 哥伦比亚大学的草坪上,一个穿着清洁工服饰的男人正在给一个华人女孩进行黑山语教学。 清洁工名叫菲利帕吉,阿尔巴尼亚人,出生在黑山共和国的一个小山村,因为不想参与自相残杀的内战,他逃离了黑山,来到纽约。 大部分人把学习当成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但也有少部分人把学习当成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乐趣,菲利帕吉就是这种人。 初来乍到,菲利帕吉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于是,他找了一所高中上英语课。 有一天,菲利帕吉向一位老师打听:“纽约哪所大学最好?” “当然是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有近26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但每学期4.3万美元的学费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更何况是菲利帕吉这样的穷小子。 然而,这位老师后来的话,却让他看到一线希望。 “如果你能到那所大学找份工作,就可以免费选修课程,将来或许还能有机会上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有一项政策,即学校所有员工都可以免费听任何课程,因此在哥伦比亚有不少励志哥和励志姐。 “一定要想办法到那里去工作。”菲利帕吉暗下决心。 但当菲利帕吉兴奋地跑到哥伦比亚大学想找一份工作时,他却碰壁了——没有任何工作岗位空缺。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他买了把扫帚,天天在校门外打扫卫生。 一个月后,人事部找到菲利帕吉,聘请他为全职清洁工。 成为清洁工,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开始蹭课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