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0 (第4/4页)
,唯一担心的便是路途遥远,仆人独自出来会不会遇到什么不测。其实不用在边关做蟹田,单是梧县的产量便足够王家粮铺的运转。这些年梧县下面的除了王村以外的几个村子全都种上了蟹田稻,蟹米湘城一带十分的流行,米香口感好,尤其在听说粮铺东家产的大米全都送进皇宫,不论是有钱的,还是平头百姓,都争着抢着买,以和皇帝吃同样的米为荣。 这几年大梁的粮仓很是充溢,南方的两季稻一年比一年成功,母产也得到了提升,不但京城的大仓装满,就是各地的小仓也都装得满满的,这么一来,粮食的价格也降下去一些。王修晋和父亲,长兄提过减少种地的百姓赋税的事,家里除了老爷没有种过地,其他人都知种地的不易。王修柏立刻表示赞成,而王老爷则有些迟疑,若上表必会引发朝廷内的争执。王修晋则轻飘飘的扔出一句,争就争呗,反正他们也听不到。 之后过了很久,减赋税的事才有了定论,减赋的只有种地的百姓,也就是自家有地且也是自家去种的享受免赋,当地官府也不得向这类百姓收赋。此条律下来之后,使得地升值,之前挤破头进城的百姓,拍着大腿后悔,现在想回去买地,已是无地可买,想要种地就只能去开荒,便是荒地,也不再像以前随意的开,需拿钱买。 掀开减赋的事,虽然此事是他提出来的,但好名声可都是皇上一人担着,什么皇上仁慈,什么皇上是明君,每次去各村走动,就能听得耳朵起糨。王修晋吃着刘姐做的麻辣烫,摇头,味不对。感觉缺了点什么。“刘姐,用之前留下来的鸡汤再煮一碗。” 刘姐看着王修晋手中的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