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大都早退似先知 (第1/4页)
前世,在研究饮食的那阶段,许广陵做过一个小专题,内容是“华夏两千年餐桌上的饮食流变”。 而那其中,豆腐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甚至可以说,是核心角色之一。 后世的电影电视剧,涉及古代市井的,经常有个“豆腐西施”出镜。 这里面,其实“西施”不是主角,“豆腐”才是啊! 不仅仅因为它横跨两界,是相对廉价、相对平和的rou类代替品,更因为豆制品是一个大家族,就像蘑菇、竹子之类的玩意儿一样,各有特色的品种分类极多,不是内行人根本搞不清楚。 当然,有时内行都搞不太清楚。 半是休闲,半是研究,许广陵和两位老人一起做着那个专题,在豆类中,从古今各种豆类的成分、性质,到各种延展开来的豆制品,算是筛了个遍。 中间偶尔会有一些偏题。 比如,最初,豆腐是因为炼丹搞出来的。 火药也是因为炼丹搞出来的。 ——所以,鬼知道从先秦到西汉的那些炼丹士,都是用些什么东西来炼丹的? 许广陵和两位老人遍览各种古籍,包括只有国家图书馆才有的古本孤本,试图还原一些其中的真相,但收获并不太多。 两汉之后,炼丹士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成丹”扩散开来,算是炼丹后时代的余韵。 这种东西许广陵小时候就听说过。 五石散。 站在时代的高度,一般人提起这种东西,自然是把它当成单纯的DU品来看待。 但事实上,它除了有毒,同样也有正效应。 换言之,这种“药”,这种“丹”,自有其根据,而并非是单纯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