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问心6 (第1/8页)
十二楼的气氛整晚都有些凝重。夜班的杨大夫, 在交接班后不久,就开始了抢救垂危濒死患者的工作。他住院总郑大夫, 还有几个一些晚上吃了饭、就聚集在病房里的实习生,围在患者的床边进行抢救。 这是属于潘志管床的患者。以持续咳血、呼吸困难1周而入院。72岁。既往有三十年的石棉接触职业史。 由于上周六才做过科里会诊,杨大夫清楚这患者的病史、所有的检查以及治疗细节。他拿着病历任由郑大夫指挥护士给抢救药物,耳朵听着郑大夫的指令, 眼睛却在病历上流连。 全是潘志记录的科内会诊意见。 比如:汇报病史(略)。体格检查:入院时体温37.2°c,氧饱和度86%, 听诊双肺有细湿罗音。 辅助检查:入院时胸片: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结节、实变, 双侧肋膈角变钝。 入院时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结节、部分实变, 双侧肋膈角变钝, 双肺尖小叶间隔平滑增厚,纵膈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和胸膜斑。 然后是一串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唯一异常的血清crp水平升高。 下面就是每个人的意见了。有意思的是潘志直接把实习生的意见略过没记,把轮转过来的本科生小何的意见也没记。因为杨大夫记得很清楚, 小何发表完意见后被陈文强说回去多看书。 没把那小伙子羞死。因为他给的诊断是石棉肺, 胸腔积液。用杨大夫的话说, 那就是实习生都说过的事儿了, 哪里能显出他工作半年多, 比实习生强的地方。 小黄的意见是根据咳血考虑他是不是有结核病, 因为50、60年代时,国内结核患者比较多,胸部那些磨玻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