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第2/3页)
足饭饱后,自是高谈阔论,其中户部尚书刘康墉是太子的亲舅舅,故而,还担了敬酒之责。 他喝得醉眼惺忪,双颊通红,搂了两位花娘唱曲儿。 兵部尚书何鸿兵端着酒杯过来,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道:“我说你这个舅舅怎么当的?太子东宫就如此简单修砌了一番,整得也太寒酸了些,户部也没说多拨点银子?” “银子——哼……”刘康墉斜嘴冷哼:“你们这些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是不知道,这每年花银子的地方海了去了,不说别的,你们兵部的装备,禁军军饷哪一样不要银子? 这每年城内这里要修,那里要补的,要不要钱? 就说这不久前重开忆浮宫,又是一笔巨款开销,那忆浮宫当初建的时候有多奢侈,这修复起来就有多费银子……皇上花这种钱养着那病殃子,真是……” 身旁的白面书生闻言赶紧使眼色道:“慎言啊,尚书大人!” “我呸!这里都是自已人,说话还藏着掖着,岂不是要憋死?你小子是还未入官场,来——我替你引荐一下,这是兵部尚书何大人。” 何鸿兵微微一笑,朝他扬杯饮尽了杯中酒。 “这是吏部尚书张大人……这张大人,你可得好好敬一杯,回头的入朝文书可得经他点头呢。” 张朝晖捻须笑道:“刘大人又拿人打趣了,本官何时拂过你的面子?” 二人相视一笑,碰杯而尽。 这白面书生乖巧的跟在刘康墉身边,随着他一一拜会各位大臣。 一直走到了太子面前,慕逸轩斜倚着身子,眯着眼看了白面书生一眼:“他就是舅舅说的那个新俊才子?” “正是正是,他名叫郑良允,祖上都是经商的,家底颇丰,他父亲与我是故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