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2 (第1/4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2 执政死亡于国都,卫国“不准明白真相的老百姓”恐慌起来。原先卫献公承诺的担保人公子鲜听到确切消息,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出逃,卫献公听到这消息,慌了神,赶紧派人,请求子鲜留下,子鲜愤然回答:“我作为国君信诺的担保人,最后国君违背了承诺,我如果无耻的继续生活在卫国,恐怕全卫国的人都要耻笑我缺乏荣誉感。” 于是,子鲜拒绝了卫献公的挽留,渡过黄河出逃到晋国,此后,他终生无论坐卧,不面朝卫国方向,而且终生不食卫粟,以表示自己的守信,以及愧对宁氏的歉疚。 卫献公重掌大权,将宁氏一族斩杀的寸草不留,他得意洋洋。这时,卫国只剩下了一座城市,其余的领土都已经失去了,这位新上台的帝丘城主、也就是卫国国君,终于掌握了整个城市(国家)的权力,开始了继续治理卫国的大业——卫献公的谥号为“献”,果然恰如其分。 子鲜逃亡之后,卫国发生动乱的消息也传入了晋国,此时晋国依旧忙着筹备国君大婚,而与此同时,陈国国君在楚国哀求援兵,病逝于楚国,实现了他“不求来援兵,不回陈国”的誓言。因为陈国国君的死,楚国人无奈,开始下令全国动员,准备出战郑国,惩罚郑国对陈国的侵略。 卫国动乱的消息是孙林父报告的,子鲜来到晋国之后,诚恳的向孙林父承认错误——当初在孙林父的治理下,卫国紧跟在晋国老大的身后,连二等强国之手的郑国都敢时不时的教训一下。 而现如今,卫国连四流小国都不如,对于如今的局面,子鲜终于忏悔了,他忏悔自己参与杀害卫殇公的事件,对着孙林父哭泣说:“一时错误,卫国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