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华修古籍_第5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第2/3页)

黏在一起的繁体字,直接变成了蚊香眼,几乎数不清其中有多少横横竖竖。

    于是,她把这段话另外誊抄在一个本子上,准备找机会询问夏博士。

    此刻。

    既然柏辛树问,她也就趁机把这段话摘了出来,向他请教。

    柏辛树拿过誊样,凝神思索了片刻,然后从包里掏出一支铅笔,将笔尖悬在纸张上方。

    左佑佑控制不住地把眼睛黏在了柏辛树的手上。

    柏辛树的手指很长,骨节分明。

    铅笔是最普通不过的中华铅笔,墨绿色的笔杆在他的手指间,却衬得肤色冷白,有股清贵的意味。

    他思索片刻,突然飞快地点了起来,然后轻声诵读:

    《高僧传》鸠摩罗什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心,方复后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呜呼,今之译者,舌不焦烂有几人哉!

    诵读后,他微微颔首,把点好的誊样递回给左佑佑。

    好厉害。

    左佑佑终于见识到了专业实力。

    这么炫的本领,她也想要!

    柏辛树看着左佑佑闪闪发光的眼睛,一股虚荣淡淡升起,鬼使神差地简单解释了一下:这个叫鸠摩罗什的高僧是一个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说,鸠摩罗什发誓,如果他所传播的没有错误,那么他火化之后,舌头丝毫不烂。在传说中,鸠摩罗什确实舌头火化而不烂,所以,写日记的这个人便感叹,如今做翻译的人,哪有不烂舌头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