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三百八十七章 军火采购(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军火采购(下) (第1/4页)

    虽然目前的dc-3型客机因为才刚刚投产三年多的时间,而且一直供不应求,因此现在的售价高达15万美元每架,但考虑到其出色的性能和惊人的使用寿命,依然称得上是物有所值。何况中福国际只买了20架成品送回国内供公务和训练之用,另外80架则都为特许生产,顺便买下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美方还负责进行人员培训,总的来说还是很划算的,毕竟类似这样对工业基础要求较高的项目,能够引进的话还是直接引进的好......

    空军方面的采购量也同样不小,总花费超过了8000万美元,但无论是对于陆军还是空军,这次的大采购都只能说是锦上添花,真正算得上是“雪中送炭”的只有海军方面,尽管中福国际的采购并不顺利......

    自从占领青岛之后,胡卫东就一直在想方设法发展中国的军舰制造工业,但是与陆军和目前历史还不算长的飞机相比,海军舰船对于工业基础和技术积淀的要求更高,仅靠中国自己摸索的话,估计直到二战结束也别想有什么像样的成果出来,因此引进技术、设备乃至于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二战之前正是列强最为重视制海权的时代(之后因为制空权变得更加关键,单谈制海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对于相关技术也都看得很紧,想要引进谈何容易?

    须知苏联在1929年大萧条这样千载难逢的良机中都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