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2节 (第1/4页)
导弹体型的问题确实不在他们最初的预设范围内。 毕竟很多高空数据只有气象多普勒雷达可以采集,国内之前也没研制过长期停留在平流层的导弹平台。 所以在事先讨论的诸多问题中。 钱五师等人预设过导弹推进器、导弹仰角、导弹轴速等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体长这个情况的确被忽略了。 但这并不是慌乱的借口。 毕竟…… 比这再困难的情况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例如去年发射成功的1059号导弹。 三年前。 兔子们正式开始仿制毛熊的p2导弹,并且将其命名为1059。 在整个过程中,发动机是导弹仿制中的关键。 可当时兔子们手上的设计图没多少,核心资料更是一片空白。 但在钱五师等人的带领下。 五院团队最终还是克服了材料、工艺、设备及推进剂等重重壁垒,顺利掌握了p2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接着仿制接近尾声时。 发动机投入试验需要试车台,国内却没有这设备。 于是时任发动机总设计师新民敏锐的意识到不在国内试车,必然会掐住国内导弹独立发展的脖子。 最终他在没有任何实物辅助的情况下。 只依靠少量文字资料,硬生生编写出了一份详细的试车台设计任务书。 又经过近一年的工程建设。 兔子们第一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终于验收成功。 紧接着在试车台落地后一年。 1059导弹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