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0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8节 (第1/4页)

    其余的一些设备也是类似的情况。

    也就是画风可能比较原始,但远远没有那么‘纯手工’。

    很快。

    硝酸铀先与第一台类似搅拌机的设备中的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重铀酸铵。

    紧接着。

    另一位cao作员开始加入氢气,通过还原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物质:

    二氧化铀。

    也就是俗话说的黄饼。

    与此同时。

    杨承宗身边的一位女员工看了眼示数表,迅速报出了一个数字:

    “报告,黄饼浓缩度已达25%!”

    杨承宗点点头,做出了下一步指示:

    “很好,引入氢氟酸吧。”

    “是!”

    小半分钟后。

    二氧化铀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了四氟化铀,四氟化铀则又与氟进行氧化反应。

    最终产生了……

    超高纯度的六氟化铀气体。

    也就是……

    铀浓缩的核心材料。

    之所以选用六氟化铀作为铀浓缩的材料,主要是因为氟这玩意儿很有意思。

    氟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种核素,也就是f19,丰度接近100%。

    它的同位素f18只有约100分钟半衰期,因此各种六氟化铀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异,可以完全归咎于各种铀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差异。

    同时更有意思的是六氟化铀的三相点是64°c,气压比大气压略高,容易气化。

    因此不管是离心机还是气体扩散法都喜欢用它。

    接着很快。

    六氟化铀气体从气体交换器上端进入了内腔,并联的离心机以一种说出来这本书就会404的转速开始转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