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8节 (第1/6页)
此人正是黄祖洽。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有部电视剧叫做《功勋》,叙述的正是国家各个阶段的重大项目和功勋人物。 在关于原子弹研发的情节中,有个角色叫做陆杰。 陆杰这个角色属于捏合型的角色,其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但最主要的原型便是黄祖洽。 六年前。 钱秉穹率领近40人的“热工实习团”赴毛熊学习,黄祖洽便是反应堆组的成员之一。 结果学习期间,黄祖洽在对方设计方案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毛熊专家的计算是该反应堆需要63根铀棒才能达到临界大小,而他计算的是56根。 反应堆如果超临界,将会引发事故。 经过反复测算,最后双方判定黄祖洽的数据才是对的。 三年前实际建堆时,兔子们果然只用了56根铀棒,后来的临界启动实验结果也证明,黄祖洽是正确的。 除此以外。 黄祖洽在整个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贡献了很多成果,是氢弹研发的重要带头人之一。 例如在氢弹理论攻关中,彭梦熊便给出了三个模型分别让周光召,黄祖洽,于敏去计算。 虽然黄祖洽研究的挡光模型最后被证明无法在技术上落实,但他产出的有关氢分子激发态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却给于敏的后续研究带了很重要的帮助。 只是遗憾的是。 黄祖洽最终得到的荣誉却并不算高。 原九院理论部赫赫有名的“八大主任”中的四位物理学家,除他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